「九型人格」學什麼?

文:陳思宏(轉載請註明出處)

在一場講座上,有位參與者分享,他學習九型人格已經三年,很認真的把所有中文的九型人格書籍都看過(中文九型人格書其實有限),而且也很有熱情的舉辦分享會,傳遞所喜愛的知識。然而,在講座的一項活動中,他卻完全寫不出自己的慣性反應,也仍然搞不懂自己的性格型態,因此感到非常困擾。

九型人格是媒介,了解自己才是目的

我學習九型人格至今已將近十七年,接觸過的性格相關理論不下十種。對我而言,無論是何種理論,都只有一個目的:透過這些媒介,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理解如此繁瑣、複雜、豐富又神祕的人性

任何成年人都了解「部分」的自己,也會發現自己好像總有一些未知的潛能或盲點。我常常說,課程中談的內容,不見得是你完全未知的,因為只要付出相對的「人生代價」,你一定都能體會到類似的經驗。然而,這樣的代價通常都很昂貴,因此我們可以藉由對性格模式的學習,避免自己走到極端才來調整。

不論是什麼理論,重點都是能不能對應到個人的生活。所謂對應到個人生活,指的是能夠更清楚的看見自己的「慣性模式」,以及「背後信念」。如果書中對性格型態的描述無法幫助我們連結到生活當中,那這些內容就毫無意義。

有用就有用,沒用就沒用

近三年來,很榮幸與好朋友一起邀請Russ Hudson來台灣帶領工作坊。許多參與者都是學習九型人格十年以上的朋友,這些朋友持續來上課的目的,就是為了不間斷地做「功課」:看見自己更多的慣性模式,練習更自由、更自主的選擇反應方式。

有用的學習不是「複述」書中的性格內容,例如六型人如何焦慮、八型人如何霸道……,而是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性格模式如何展現在自己身上,並且練習做出「自主線上的反應」。

當時和我一起分享的楊總回應這位參與者,九型人格是他很喜愛的一套工具,但如果我們學了半天都看不見自己的性格或慣性模式,無論覺得這套工具有多好,都要考慮放棄它。因為這個工具並沒有真正幫助到自己。

先活用,再深化理解

對自我探索感興趣的人,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感受──學習性格模式是一條無止盡的道路。身為七型的我,卻更看重其實用性。到底要探索到什麼地步,便是我在學習過程中反覆出現的問題。

我認為,用到哪裡,學到哪裡。例如,若我目前只需要知道自己的一兩項性格優勢,那可能只要做評測,再看對應的報告結果就可以;如果我想提升人際關係,除了了解自己的性格之外,還要明白與他人互動的矛盾點,並且實際練習新的互動模式;如果要提升長期合作的團隊關係,就不只是了解彼此的行為模式,還要更進一步理解彼此的內在信念,並提升雙方的意識能力。

學習任何知識,都不能忘記學習主體,也就是「我」本身。如果無法與「我」連結,那麼再次傳遞出來的訊息,就像是一台錄音機,重複播放著沒有生命力的內容而已。

想要回應